居民的血量管理是维持避难所正常运转的核心要素之一。血量以绿色长条形式显示在居民头像下方,绿色部分代表当前健康状态,空白部分则表示血量缺失。当居民因战斗、辐射或连续工作导致血量下降时,必须及时干预,否则会影响生产效率甚至导致居民死亡。血量无法自行恢复,必须依赖医疗针(Stimpaks)进行治疗,每个医疗针可恢复约1/4的血量上限。医疗针需在医疗室(Medbay)中生产,因此优先建造并升级医疗室是保障居民健康的基础策略。
除了常规血量损失,居民还可能因辐射暴露出现红色疲劳条,即辐射值。辐射值会持续侵蚀血量上限,必须通过消辐宁(RadAways)消除。消辐宁在科学实验室(Science Lab)中生产,使用后可清除约1/4的辐射值。若辐射值未及时处理,居民的血量上限会逐渐降低,最终进入濒死状态。科学实验室与医疗室需同步规划,确保两种药剂储备充足。尤其在外派居民探索废土时,必须携带足量医疗针和消辐宁,以应对长时间暴露在辐射环境中的风险。
居民的血量上限并非固定数值,其最大值与耐力属性(Endurance)直接相关。若居民在1级时耐力达到10,并在后续升级过程中保持高耐力,最终50级时血量上限可提升至665。培养高耐力居民是长期优化避难所生存能力的关键。建议将低等级居民分配至健身房(Weight Room)训练耐力,待属性达标后再派往高风险岗位或外派任务。这种策略能显著减少治疗资源消耗,并提高整体生存率。
突发灾难如火灾、蟑螂入侵或匪帮袭击也会造成居民血量损失。需快速调配空闲居民参与救援,或提前为每个房间配备武装人员以缩短反应时间。若居民因血量归零死亡,可通过支付瓶盖复活,但成本较高。为避免资源浪费,建议在避难所中下层设置集中治疗区,将受伤居民转移至该区域统一治疗,同时避免灾害连锁蔓延。
医疗针和消辐宁的生产需纳入日常资源调度,而耐力训练和灾难应对则是降低治疗需求的长期手段。通过合理布局医疗设施与科学实验室,并优化居民属性分配,可有效维持避难所的稳定运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