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效的防御体系需要从资源分配、兵种搭配、地形利用和军团协作四个核心维度进行规划。资源是防御的基础,优先升级农场、钢铁厂和橡胶厂确保战时资源供给稳定,同时保持人口增长率高于消耗速度。加速道具应集中用于关键防御建筑,如城墙和碉堡,避免分散使用。科研方向建议侧重防御类科技,例如提升部队生命值或建筑耐久度,而非盲目追求攻击型科技。
防御战的核心在于兵种协同与阵型布置。步兵作为基础单位应部署在前排吸收伤害,坦克和装甲车负责中距离火力压制,炮兵部队则需隐藏在丛林或建筑后方提供远程支援。侦察车必须提前布置在交通要道,用于监控敌方动向。攻城车虽然对建筑破坏力强,但防御战中应优先保护己方炮塔,避免被敌方集中摧毁。火箭炮对空能力突出,适合应对敌方空军单位,但需注意其射程与视野的匹配问题。
地形因素在防御战中具有决定性作用。丛林可为部队提供攻击加成和隐蔽效果,公路则利于快速调兵。防御塔必须紧贴主城建造,形成交叉火力网而非分散布置。当遭遇多方向进攻时,可采用环形防御策略,将装甲部队呈圆形分布,榴弹炮集中在基地中心位置。若敌方采用空降战术,需预留机动部队在资源点附近巡逻,防止关键建筑被偷袭。
将城市改造为军团城市可解锁高级兵种和共享军备,通过军需部实现资源快速调配。防御期间应保持军团频道畅通,及时共享敌军情报。当遭遇大规模进攻时,可请求盟友派遣部队协防,形成以多打少的局部优势。长期防御会消耗大量资源,在僵持阶段可通过商业区进行资源贸易,维持经济运转。
通过频繁调动部队制造假象,迫使敌方消耗资源进行无意义侦查。流言计谋可降低敌方市长忠诚度,策反则能直接削弱其部队战斗力。防御方需保持税率在35%-40%的合理区间,避免民心暴跌导致人口锐减。当敌方使用征服战术时,必须确保有侦察部队持续骚扰,防止其系统性地降低我方民心。